国米获2.75亿欧元融资解燃眉之急,但AC米兰的阴影正在逼近?
发布时间:2025-10-01 05:19:20 | 次浏览
意大利米兰——国际米兰俱乐部近日宣布,已成功从美国投资公司橡树资本(Oaktree Capital)获得一笔总额2.75亿欧元的紧急融资,用于缓解俱乐部的短期财务压力,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、支付球员薪资以及维持日常运营,这一消息在足球界引发了广泛讨论:国米是否正在步同城死敌AC米兰的后尘?后者曾在2010年代因高息贷款和美国资本的介入而陷入长期动荡,直至近年才逐渐复苏。
国际米兰的财务状况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,俱乐部所有者苏宁集团自2016年入主以来,虽在竞技层面取得了意甲冠军和欧冠决赛成绩,但巨额投入也导致债务高企,2021年,苏宁以高息贷款形式从橡树资本获得了2.75亿欧元融资,而此次的新融资实际上是对原有贷款的再融资和扩展,利率据传仍维持在12%左右的高位。
这笔资金无疑为国米解了燃眉之急,俱乐部需在2024年5月底前偿还一笔3.5亿欧元的债券,否则可能面临破产风险,意甲联赛的财务公平竞赛规则(FFP)和欧足联的财政监管要求也迫使国米必须尽快改善资产负债表,高息融资的代价是巨大的:若国米无法在2027年还款期限前实现财务稳定,橡树资本将有权接管俱乐部股权——这一情节与AC米兰2018年被美国对冲基金埃利奥特(Elliott Management)接管的经历惊人相似。
AC米兰的故事堪称足球资本化的经典案例,2017年,中国商人李勇鸿以7.4亿欧元收购俱乐部,但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埃利奥特的高息贷款,由于未能按时还款,埃利奥特于2018年接管俱乐部,并开启了长达四年的财务紧缩和球队重建,期间,AC米兰虽重返欧冠并赢得意甲冠军,但也经历了核心球员流失、管理层频繁更迭以及球迷抗议的阵痛。
国米目前的轨迹与AC米兰有几处关键相似点:
国米的情况也有其特殊性,新球场计划迟迟未落地,导致比赛日收入长期低于英超豪门(国米2022-23赛季比赛日收入仅4000万欧元,而曼联为1.36亿欧元),意甲整体转播权价值增长缓慢,与英超的差距逐年扩大,欧足联FFP规则近年趋严,国米若无法通过球员销售(如2023年奥纳纳的转会)实现账面盈利,可能面临欧战禁赛风险。
俱乐部管理层试图通过年轻化引援(如签入图拉姆、弗拉泰西)和控制薪资(卢卡库离队)来改善财务,但核心球员劳塔罗、巴雷拉的高薪合同仍占预算大头,橡树资本的融资虽暂缓危机,却未解决根本问题。
国米死忠球迷组织“北看台”近日发表声明,呼吁俱乐部“避免成为资本游戏牺牲品”,而金融专家《米兰体育报》专栏作家卡尔洛·费斯塔指出:“高息融资是足球俱乐部的‘毒药’,但也是当下唯一选择,国米需在三年内找到新股东或实现收入飞跃,否则AC米兰的剧本可能重演。”
部分分析师认为国米的基本面优于当年的AC米兰:俱乐部品牌价值更高(2023年福布斯估值12亿欧元)、欧冠收入稳定(2022-23赛季进入决赛获1.2亿欧元奖金),且苏宁仍在寻求股权出售或引入新投资者。
国米的未来可能取决于三条路径的博弈:
橡树资本在协议中附加的股权转换条款,实则为资本提供了“进退两可”的灵活性:若国米成功复苏,资本可获利退出;若失败,则通过接管俱乐部实现资产重组,这种设计本质上是对足球俱乐部“资产证券化”的又一次实验。
国际米兰的融资故事,折射出现代足球的残酷现实:传统豪门在全球化资本面前既依赖输血,又恐丧失自主性,AC米兰用五年时间才从埃利奥特的高息贷款中走出,而国米的三年期限更短、利率更高、竞争环境更激烈。
这笔2.75亿欧元的“救命钱”,最终会成为重返巅峰的跳板,还是沦为资本游戏的序幕?答案取决于管理层的战略定力、竞技场的成绩波动,以及一点运气,唯一确定的是,足球俱乐部的生存之战,早已从绿茵场蔓延到了董事会和华尔街的谈判桌。